如何打造一堂优秀的高中英语课
发布人:阜阳三中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1-14 17:32:00 浏览量:1436
摘要:本文介绍了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后的心得,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讨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有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打造出一堂优秀的高中英语课。
关键词:全国英语课堂教学观摩、心得、口语、教学设计、个人魅力、教学效率、教学行为的观察、研究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及策略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交流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注重情感因素、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及健全的人格。新课改一改过去英语课堂中传统的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的做法。因此,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是转型中的教师不断探讨的课题:英语课该怎么上?如何既教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同时学到了策略?如何提高文化素养、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做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如何打造一堂优秀的高中英语课?
随着课改的推广,教师们不断在摸索。首先,学会了整体教学,不再只会逐词、逐句的讲解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次,学会了运用多媒体,增加了课堂容量,丰富了文化内涵。再者,学会了放权,不再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有了学生活动的空间。最后,甚至学会了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自主增删教学内容,不会再像以往以本为刚。英语课堂现在热闹起来。一节课下来,学生似乎一直在动,没有空闲。可是,笔者内心一直隐有不安,英语课这样教学真的有效吗?为什么会有困惑会有隐忧?问题出在哪里?观摩过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及聆听过专家的点评以后,不禁恍然大悟,若迷途之人突然有人指点迷津,欣喜之余,手舞之足蹈之。
心得第一条,要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要首先练好基本功—口语,要能做到心随意动,心到言到,真正地脱口而出。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一节课的优劣,大家首先关注的是教师的基本功。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语音则是首当其冲。本次观摩教学的执教教师,尽管教学风格各异,但人人有一口流利、标准、地道的语音。美语悦耳,英语清晰,且味道十足,谈笑之间,没有丝毫的停滞阻塞。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反应快,思维灵活,妙语连珠。尽管教学采用的是外校的学生,但表演教师英语口语的运用已堪比母语,流畅自然。语速快,吐字清,实在让人佩服不已。教师有这样的基本功,长此以往的课堂环境的熏陶,又怎能培养不出口语优秀的学生?反观我们自身,由于平时不注重自我功底的提高,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语音也慢慢变调,即所谓的教学味十足,哪里还有半分英语的原汁原味?这且不说,教学时,为图方便或因词汇贫乏,用汉语教学比比皆是,偶尔的英语教学用语也是单调如一,这种水平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虽然在课堂上,我们也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但形如放羊。学生自由活动,教师仰脸在教室中走来走去,就是不会弯下腰来,加入到学生中去进行讨论。想来自己磕磕绊绊的英文怕也不能服众,顾而干脆漠视之,反正我们有了形式,做到了小组互动、合作、交流,至于效果如何则另当别论。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这种教学我们只做到了“形”似,少了其“神”。观摩会上的执教教师让笔者真正意识到何为优秀的英语教学。他们不仅自身基本功扎实,教学更是“形神兼备”。不单单是布置任务,更是充分考虑到学生交流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提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词汇与句型做铺垫。学生活动时,教师真正地参入其中,用熟练的口语引导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因此,心得第一条,练好口语,提高基本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第一步。
心得第二条,优秀的英语课,教学设计要细化,教师指导要具体化,学生活动要多样化,情感道德要深化。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一堂有效英语课的保证。这次的观摩教学,大部分教师上的是阅读课。对于我们来讲,阅读课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先导入,再略读,后中心大意; 再细读,后判断对错,或填表、回答问题;接下来小组讨论、个人汇报,等等。一节课上下来,教师似乎只需要跟着流程走,让学生表演,然后再提供给学生正确答案就行了。公开课上不讲单词,不分析难句,只有学生活动,只要热闹就行。这种做法似乎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公开课似乎只要看学生的表现是否出彩就行,听课听不出什么新意。然而,在这次观摩会上,专家的点评让笔者意识到,阅读课教学不能仅浮于表面,也要有深度和难度。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structure,还要关注文章的意义meaning;既要有整体教学,又要有局部分析;既要有输入活动reading,又要有输出展示speaking or writing,以检查学生的反馈。对于影响阅读理解的词汇与长难句,第一节阅读课上就要处理,否则,在不理解文章语意的情况下,谈文章结构是为不现实的空谈。当然,单词与难句的处理要挑选重点与难点,有的放矢,画龙点睛,不可泛泛而论。
其次,学生在训练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及方法、技能的指导,而不是流于形式,比如,总结main idea,我们通常做法,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做,我们提供答案,这个环节就算过去了。而观摩会上的执教教师,在该环节中则是指导学生如何去总结,支持的信息点在哪,怎样运用文章中的主题句与关键词进行总结。指导过程详细具体,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技能。再比如,判断正误练习,教师会问它错在哪,如何纠正,迷惑项如何设置的等等。一个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教学设计要用心做到极致,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凸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学活动要细化、深入,又要环环相扣;各个活动之间,转换要流畅自然,没有任何的牵强附会之感,要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再者,设计学生活动时要多样化,pair work,group work要充分利用,练习采用不同形式,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同时,要给予学生合理的活动时间。正如专家刘兆义所说,高中课程要理智,它不像初中课堂那般热闹,花哨,阅读课就要有思考的空间。
最后,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文化的普及,情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这不是一句空话。阅读文章离不开文化,教师在传播文化时,必然离不开提炼主题思想的升华。要把握好思想主流,正确引导学生看待事物也是专家强调的关键。
心得第三条,提升个人魅力,关注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本次观摩会上的表演教师风格各异:有和风细雨式,活泼直爽式,温文尔雅式,开心快乐式。无论什么样的风格,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无不彰显个人独特的魅力,散发迷人的光彩。亲和力强,感染力
当然,优秀的教师不会在课堂上唱独角戏。除了设计组织好学生的活动以外,教师大部分时间要放在与学生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上。注意提问的深度与广度,及时灵活地解决学生反馈时出现的问题,这些是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
心得第四条,善用课外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要善于运用课外资源如报纸、杂志、网络;音乐、视频、书面材料,不管什么形式,只要有利于教学,能够优化教学手段,都可以拿来运用。观摩会上的执教教师对此项可以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对于课本的处理,用哈尔滨市著名的英语教师吴霞的原话来讲,就是要能做到“创新地使用教材,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利用课外资源,触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借助课堂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心得第五条,学会观察别人课堂行为,反思自身教学表现,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及教师教学效率。
在本次观摩研讨会上,我们学会了如何从七个大的方面来观察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是否得当。通过这些行为的观察与研究,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并能给予准确、合理的教学评价。这七个方面如下:
第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师是否清晰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否能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材;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并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经验相连;教学信息量是否大;能否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并对学生人格、价值观产生影响;能否创造性使用教材。
第二,教学行为细则。
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无明确的指向性;有无科学性错误;输入内容是否可理解;教学活动是否易操作,是否由浅入深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语言操作活动是否有足够的语言支持;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层次性;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否有效;教学互动是否能引起学生深层次思考;是否具有多样性和指导性;活动之间的过渡是否衔接合理自然;有无融学习、愿望、兴趣和需求为一体的体验学习过程;有无语言结构和语言意义结合的活动;有无创设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语用机会;有无使用有意义的表扬、鼓励令学生保持良好情绪和学习积极性的行为;教学目标达成度是高还是低。
第三,教师素质细则
教师的语音语调是否清晰、自然、流利;课堂用语有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表情、动作、手势是否和谐配合;教态是否大方、洒脱自如;是否有一定的表演力;板书是否工整;设计是否有艺术性。
第四,课堂氛围细则
课堂氛围是否宽松、张弛有度,课堂气氛是否融洽;师生、生生是否交流平等积极,学生能否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
第五,学习过程的学生参与细则
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是否能够倾听、协作、分享;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深度如何;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发表个人见解。
第六,课件的设计与演示
课件内容的选择与表现策略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是否有利与语言知识的构建;课件信息量是否适度;运行是否简单,操作灵活,兼容性强;课件画面色彩是否柔和;声音动作搭配是否流畅和谐;是否趣味性强,可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
第七,教师对学生错误后的反应。
对于学生错误后的反应,教师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鼓励、引导?换其他学生回答还是教师自己指正、进行解释说明?或由学生评价、补充完整或者忽视或视而不见?
这七项标准使我们可以轻易判断出别人教学行为的优劣,反思并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同时,它还帮助我们学会了如何提高听课、评课的效率与质量,如何避免教学研讨的随意性与主观性。
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它使我们见识了名家的风采,懂得了打造一节优秀的高中英语课需要具备的方方面面。通过观摩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我们进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名师的差异,希望能够汲取他人的经验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争取做一名出色的英语教师,打造出一堂堂优秀的高中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