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地理组 > 地理组

浅谈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发布人:阜阳三中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1-16 13:30:00   浏览量:1061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记,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仅仅是地理教材、参考书、练习册、地图册等的利用。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应处于教与学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单一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合作的、研究式的学习。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地理知识,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学习中遇到的地理问题。新课改要求地理学习要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因此地理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学校的和社会的现有条件,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切合学生实际的地理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因此,地理课程资源不是唯一的,而应该是以地理教材为中心的多样性的统一。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为教学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应以教材为中心,让学生把地理理论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得到升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那么,在新课改中,就地理教师来说,如何因地制宜地充分开发利用各种各样的地理课程资源为地理教学这个中心工作服务呢?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从地理学科特性来看,地理教学的许多内容适宜用多媒体手段来表现出来并传递给学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解决课时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地理科学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性及其分布规律,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从而形成课件,把课件展示给学生看,可以有效地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空间,认识地理及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解决教学直观性问题,通过克服教学难点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制作课件,也可以从网上获取实用的动画、图片、文字等进行再加工,形成适合本节课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地理教材对自然地理部分中地理事物原理及空间规律的叙述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掌握,如讲述风的形成、三圈环流、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气旋与反气旋等地理事物时,因原理抽象,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相对缺乏,老师在讲解这些现象时,规律原理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讲起来费时费力,学生还搞不懂,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地理事物运动特征和原理用动画的形式描述表达出来,简单明了,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样可以直接导致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加强学科间资源的交叉开发利用

在自然地理中有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都是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的结果,利用物理实验或化学实验来展示并举例说明,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理解。如讲述热力环流的成因时,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点燃一些柴草,然后让学生观察火星或灰尘的运动情况,明白热力环流的成因。再如讲述风的成因与风向问题时,我先分析物体的受力与运动方向,让学生明白不同地方的风向特征与风力大小的原因。通过物理或化学实验简单明了地说明了地理事物形成、变化的过程。地理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各个学科资源可以重复使用,故此,在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打破学科界限,促使学科间课程资源的融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地理课程是活动性很强的课程,加强地理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指导,可以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的积累过程,增加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地理标本和模型,地理标本和模型内容丰富,形象直观,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或触觉感知其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从而形成直观的地理表象, 进行野外考察,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性感知,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直接体验地理事物的变化发展。如成立气象园,让学生观测天气的变化过程;再如,让学生在每天收看天气预报并作出记录,让学生了解不同时间的天气或气候特征。活动课程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是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自己见解和成果的能力。

四、教师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在教学实践中要开发好地理课程资源,教师是关键,因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通过老师去组织。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教师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加强研究、学习,以提高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的能力,提高文化、学科、技术素养,使老师自己真正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新课改中,地理课程资源无论怎样开发,都要以地理教材为中心,要为全面达成课程目标服务因此,作为教师,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以使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Copyright @ 2013 阜阳市第三中学返回首页 | 返回主站 |教研动态
地址:安徽省阜阳市文德路100号(236006) 联系电话:0558-2232357 2251513技术支持:上海鼎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