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惠南二小导数据

[党群之窗->巾帼舞台]教师风采

作者:惠南二小管理员   点击数:2787   更新时间:2004-11-08


为教师这神圣职业增光添彩

——记我校首位区学科带头人陆春花老师

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这是她老师儿时的梦想,也是她今生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88年如愿以偿考入师范学校,91年毕业,她满怀信心,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言为座右铭。在三尺讲台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实现着童年的梦,并将她编织得更加绚丽多姿。

一、爱岗敬业

教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似红烛,似云梯……人们给予她们这么高的评价,使老师不敢懈怠,也不能懈怠。因此,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她处处以学校利益为重,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各项重任。98学年第二学期带领任教的四(3)班全体学生代表学校赴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奉贤青少年行为规范考核基地参加为期两天的考核,并以优异的成绩出色完成任务,得到基地老师的好评。也为学校获“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这一光荣称号作出了一点努力。

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时,她注重发展每位学生的个性。利用十分钟队会、班会两个主阵地,让每位学生组织和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促进思维、增进友谊。当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减负的快乐后,举行了《松绑的雏鹰多快活》主题队会,获校一等奖。并为全县红读小组的指导老师上了《松绑的雏鹰多矫健》队会展示,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同年,她们四(3)中队被评为“县优秀中队”。

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她还乐意为学校分忧,服从领导安排,勇挑重担。99学年从五年级回到一年级,要知道刚入学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她就常抓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针对孩子年龄小,容易忘记等特点,把一日常规和学习习惯编成顺囗溜,让孩子们在唱唱背背中了解自己该怎么做,并分目标、分阶段强化训练。经过几个月的培养,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一连几个月被评为“示范班”。

孩子的身体健康其实尤为重要。这个班特殊学生较多:母亲早已去世的杨鸿,父亲被判入狱的陆志伟,父母离异的黄振宇、吴慧杰等,四岁才开囗说话的陆志伟,先天弱视的徐嘉磊。这些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面对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孩子,她努力去做一个“妈妈”老师,多一句问候,多一次谈心,多一次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关爱。现在,他们都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配合学校争创“市无烟学校”,结合大队部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开展了“争当健康小卫士”十分钟队会,获得了校一等奖。

二、内强素质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的临近,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她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必须适时更新。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在业余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96年参加“三结合”大专班学习,于99年年底顺利通过各门学科的考试,获上海师范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019月又参加了南汇电大汉语言专升本学习,047月本科毕业。期间还通过了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这一张张证书,凝积着多少汗水和辛劳。

三、刻苦钻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幸聆听了全国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于漪老师、新生代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窦桂梅、孙双金、张伟、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上海市特级教师袁蓉、徐根荣等老师的报告,她深感要做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很多,要研究的东西很多很多。

平时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知识水平,自制教具、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徐根荣老师倡导她们该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的确,一节40分钟的课,你想备好,可能要花上几个40分钟,甚至几十个40分钟。记得99年参加第十一届S版教材听说课评比,她认真钻研、虚心请教,教案修改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比赛中获得了区一等奖。

98年为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上了一堂写字教学现场观摩课。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掌握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99年精心设计的《白头翁的故事》、《听说说明》两则教案被选入《S版小学语文一课多式教案点评丛书》出版。同年四月份参加了S版教材第十一届听说课评选,获区一等奖。还多次为全区语文教师上教学研讨课。

在钻研课堂教学的同时,及时写下教学随笔,小结自己的一得一失,并定期总结,以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用和改进。大胆的将自己的经验总结向同行们交流,踊跃投稿。009月《拼音教学中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获全国素质教育精短论文评选一等奖;《识字“乐在其中”》收入县识字教学论文选汇编出版;013月《写字课堂教学初探》获全国中华教育文库论文评选三等奖;015月《让农村孩子和大自然交朋友》获县作文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并汇编出版。024月参加区小学语文基本功大赛,获一等奖。033月《识字“乐在其中”》在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并编入《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集》出版。

四、科研创新。

在学校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理念倡导下,在教学的同时,适时进行课题研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树立科研观念。分门别类收集了《拼音》、《识字》、《写字》、《作文》、《阅读》五本教学论文摘抄本,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技术武装自己,积极参与科研活动。99年个人申报的《四分格、传统格两种不同载体对钢笔字教学效果的比较》被列为县级课题。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撰写的实验报告参加了县科研论文评选,获得了三等奖。同时还参加了县教研室《农村小学生作文心理能力的培养》市级课题的研究,设计的《玩动物玩具》、《一张照片》两则作文教案编入县作文教学教案集。

2001年开始了学校重点课题《小学低年级高效识字能力的培养》研究,解决在使用现有S版教材的情况下,寻找一条让学生高效识字的途径和方法,并培养良好的识字能力和习惯,弥补S版教材识字量的不足。

根据新华字典的编写特点,依据26个字母的先后顺序,结合部首加以归类,并组成通用词语,整理出2400常用字的识字小字典,将600多页的新华字典浓缩到50页。学生拿着这本薄薄的识字本,再告知他们:学完识字本上的字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的识字量,他们兴奋不已、爱不释手。然后让他们每人根据学号先自学与之相对应页码上的字词,教师每天抽一定时间,让他们互相教和学。不到一个学期,他们已经学会了识字本上的字,为三年级大量阅读提供了保障。同时,将学生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编上朗朗上口的儿歌加以记忆。还大胆探索识字课教学模式,高密度,大容量。02年区调研中,受到调研老师和行家的肯定,科研让她尝到了甜头。039月,《小学语文健康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列为学校重点课题。046月,很荣幸被评为南汇区首届语文学科带头人。

做一名好教师,做一名人人喜欢的语文教师,这是她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她将不断学习,不断进取。